1304次浏览
admin走进智迈德展厅,一面巨大的“专利墙”赫然在目。近2米高、10米长的墙体上,200块专利名牌整齐排布,蔚为壮观,令人印象深刻。
“目前,公司获得知识产权授权共计75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84项,外观专利21项,PCT2项,软著161项,主持、参与制订各类标准20余项。”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部长闫立华指着“专利墙”介绍说。
智迈德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装配式建筑产业智能工业母机的研发,成立之初,研发团队仅有二十多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核心。作为当时的一家科技初创企业,智迈德深知这个道理。
“董事长本身就是一名机械电气高级工程师,对于人才可以说求贤若渴,他会通过各种方法打听人才信息,并且会放下手中一切工作亲自登门拜访,借着出差或者参加展会他也是积极邀请人才来潍发展。”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陈民忠说。
外引内培齐发力,让公司研发团队增加到了目前的100余人。这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高级技术职务19人,博士15人,在系列技术难题攻克、重要装备研发方面,这支团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智迈德加速自主研发的过程中,一系列“卡脖子”技术困扰着企业,例如基于钢结构构件加工的智能设备长期被欧美企业所垄断,严重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也是钢结构构件行业企业普遍面临的研发难题。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其科研、人才优势,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同时还能降低技术研发风险,丰富人才资源储备,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我们潍城区十分支持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潍城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聪说。
在潍城区的牵头推动下,智迈德先后与中科院、哈工大、天津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牵手合作,搭建起了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4个省级、6个市级研发平台,共同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难题,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目前我们已研制成功涵盖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和装配式墙体生产智能工业母机30余种。你像这个建筑钢梁自动化生产线,2-3人就可以达到原来几十个人的产能;三元转轮智能一体机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氧化等多项技术,全面替代了传统的活性炭处理方式,废气处理有效率达98%以上。”陈民忠说。
如今的智迈德在站稳硬件脚跟后,通过构建装配式建筑行业智慧物联网服务平台,已打造出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于一体的装配式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运营系统。
智迈德的故事不是个例。在潍城,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产品技术从“跟随者”向“并行者”再到“领跑者”的转变。
这些企业之所以成功,除了练好自身内功外,还有着共通的密码,那就是潍城区加快构建并日益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近年来,潍城区正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平台作支撑、产学研深度融通的区域创新体系。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以‘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企业实施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常态化组织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协同对接,推进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新兴产业平台和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链抱团创新,力争新认定更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孵化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刘聪说。
本文转自“潍城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